公告內容

發佈人:總幹事/羅德水 公告日期:94/10/13 點閱人數:1744
主題
公教存款優利,有其道理(轉貼學者投書)
內容
公教存款優利,有其道理
2005.10.13 中國時報

溫英幹(作者曾任世銀年金管理局高級經濟研究員,現為東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最近陳總統談話要考慮調整退休軍公教人員百分之十八優惠存款利率,銓敘部也將進行修改規定,調降十八%優息存款額度,而且最快今年底即可實施。有些人認為「目前已是零利率時代,應維持社會公平」而主張將優率存款制度廢除或調整(本辦法已不適用於一九九四年後進入軍公教系統的人員)。其實這種看法只看到局部,而沒有考慮整體,也是本末倒置的看法。
退休軍公教人員之退休金到目前為止都是「恩給制」,也就是說,除了本人每月自薪資中扣繳小部分一定比例之款項納入退休基金外,政府財政負擔大部分退休金。一般恩給制退休金之計算及領取有三種形式:領月退、領全退,或兩者按規定比例混合發放。在計算退休金時都會考慮退休人員預期餘下壽命及服務年資等因素,利用複雜的精算方法計算出每位退休者的退休金,並用一種接近資本預期報酬率的貼現率來換算成「現值」(即未來每月應領取之金額一一折現成退休時之現金總值。)貼現率越高,現值越低,所領全退額就會越低;反之則全退額越高。
就以筆者所熟悉之美國方式而言,退休人員所領的全額退休金是假設這筆錢可由退休者自由支配,投資在比設算的貼現率高的標的物上,來過比單領月退更好的生活;或利用這筆全退額來從事別種用途,例如還清房貸。因此一般所用的貼現率就較為保守(約百分之四至六),大致接近退休時的存款利率。
台灣的情況則不太一樣,因當時政府財政無法負擔低貼現率來給較高的全退額,而選擇了較低的全退額(至少是隱含這種用意),也就是較高的貼現率,然後再用高存款利率,使採用全額退休者能維持與月退者相當的收入。這也隱含政府是採用隨收隨付的方式,以現行稅收來支應過去退休者的退休金。
我們可以用以下「簡化」的例子來說明:假定退休金經過精算後每年可領到六十萬元(相當於月退金五萬元),平均預期可領取時間為二十年,在計算全退時就要考慮用哪種貼現率來計算全退額。假定採用百分之六貼現率(大約是美國一般公司恩給制的算法),可用財務計算表算出全退額大約為六八八萬元(半退則依一半比例,餘類推)。假如用百分之十八的貼現率計算,全退額就減少到三二一萬元。退休者對這部分不領月退(五萬),而選全退,將領到的全退額三二一萬元,放在百分之十八優率存款中,則退休人員實際在領取退休金時就已犧牲了巨額全退金。
他們每月領取的本來就不是目前的利率報酬,而是「退休當時」的預期報酬或恩給金制。因此我們不能只看百分之十八「優利」而眼紅的認為退休人員收受了高額利息。通常領取優惠利率後,其每月總收入應該和領月退者相當。領取高利率的退休者也不必心虛,以為自己領的真是高利率存款,事實是:選擇領全退額的金額本來就已縮水。以目前低利率的理由,想來降低這些人的存款利率,對他們是種嚴重失焦的剝削,反而違反社會正義和公平,而且也是政府的背信表現。
其實如眾所周知,政府當時用高貼現率原因,主要是要減輕財政的負擔,除非改變貼現率,讓領全退者拿到較高的全退金,政府實不宜將這些退休人員的利率降低。如果訂定新辦法,在適用舊辦法下的退休者,也應享有「祖父條款」的保護新法,不溯既往,即過去適用者應不受新辦法的規定與影響。
最後,有人批評台灣軍公教退休人員待遇過高。這是指退休金每月收入和退休前月薪之比例(稱為代替率)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相對而言的確非常高。主要原因是近二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均所得大幅提升,軍公教人員的薪水也水漲船高,計算退休金的公式可能沒有多少改變,才產生這種現象(大陸亦同)。軍公教人員退休金成為別的行業眼紅的對象,但卻與優利存款沒有太大關係。

相關附件一
下載「公教存款優利有其道理.doc」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