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轉載立報)校園防疫大作戰 老師做先鋒 |
內容 |
校園防疫大作戰 老師做先鋒 更新時間:2009-08-30 22:48:54 記者/作者:李育真 【記者李育真台北報導】H1N1新流感疫情逐漸增溫,成為開學面臨的大挑戰。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張文昌呼籲將老師納入防疫的一環,別讓兼顧防疫與學生健康照顧的老師們成了防疫死角。他指出,台北市學校護理人員不足,應該盡快補足人手,才能確實防疫。
老師可能成為傳染源
張文昌指出,老師與學生有頻繁、近距離的接觸,經常到好幾個班級上課。依照「325」停課規定,當1個班級在3天內有2名以上學生經醫師診斷為感染流感時,必須全班停課。但該班授課教師卻持續到其他班級上課,可能成為移動傳染源。
他建議,當班級因為感染流感而停課,該班所有任課老師也應居家隔離,避免疫情擴散。他呼籲,與學生接觸頻繁的老師應該視同為防疫人員,納入優先施打疫苗的行列。
台北縣教師會理事長李榮富贊同北市教師會的看法,將發文提出相同的訴求。他表示,教育單位以學校作為防疫區塊是對的,應將老師與教職員一起納入防疫的一環,如果防疫只限於學生,恐怕形成防疫漏洞。
校護不足 大敵當前凸顯窘境
疫情當前,長期在校園推動醫療教育的校護角色更顯重要。然而,不管是北市或北縣,在各縣市教育局成本考量下,都無法提供足夠的校護人員。台北市教師會政策部主任黃志宏指出,學校衛生法規定高中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40班者,應設置1名護理人員;40班以上者,至少設置2人。但台北市學校卻是每60到70班才有1名校護。
李榮富表示,北縣教師會透過議員與各種管道向北縣教育局爭取足額的校護,討論了1年多,才爭取到100班以上增加一位校護。他批評,每當事情發生時,才發現每個角色的重要性,新流感事件凸顯政府只以錢的觀點考量人力資源,卻忘記以後可能會有其他疾病。
張文昌說,由於配置不足,校護工作做不完,只好轉嫁到老師身上。例如老師幫忙量體溫或是利用體育課帶隊帶學生作健康檢查。至於校護,光是紀錄全校師生健康紀錄資料就忙不完了。他說,北市教師會持續向議員與北市教育局陳情,爭取專業的護理人員,但都沒下文。
張文昌呼籲要有完善的停課配套措施。當孩子因為停課隔離在家,誰來照顧?一般勞工家庭如果請假在家照護孩子,經濟損失誰負擔?他表示,一班30個學生停課回家,影響的就是30個家庭,他希望教育單位提出更周延的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