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代轉立報《教育論壇》:縣市教師會是教師組織國會遊說的基礎 |
內容 |
教育論壇:縣市教師會是教師組織國會遊說的基礎 ■羅德水
依「單一選區兩票制」所產生的第7屆立法委員上任迄今已屆滿一週年,過去兩個會期,立法院固然通過不少有助於整體教育發展的法案,然而,在全教會積極把關下,仍有諸如《國民教育法》之倒退修法。平心而論,以目前全教會對國會經營之著力,不僅完全掌握各種法案之立法進度,與相關委員之互動亦稱良好,在這樣的情勢下,何以仍然發生破壞教育法制的倒退修法事件呢?在第7屆國會第三會期即將開議之際,殊值吾人檢討。
檢討不能不從選制的改變談起。新選制實施後,首當其衝的就是區域立委席次大幅減少,整個縣市僅有一席立委的計有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花蓮縣、台東縣、宜蘭縣、新竹縣、新竹市、基隆市、嘉義市等10個縣市,其餘縣市立委席次亦大幅減少,區域立委面對國會席次減半以及單一選區的新情勢,無不將選區經營列為重要工作,為地方利益量身修法的例子也隨之大幅增加。
尤有甚者,由於眾家立委均有為選民服務的需求與壓力,到最後就算其他委員的提案不符法制,只要未妨礙自家選區利益,即便是不同黨派的立委也不會刻意刁難,這些委員心中盤算的不外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立院上會期所通過的校長延任案就是典型的代表。即便有少數立委秉持教育專業反對為屆退校長量身修法,但在特定選區立委的強力表態,與多數委員的默許下,此一破壞教育法制的倒退修法,最終仍如願完成三讀。
毫無疑問,遇到這樣的案子,全教會的處境毋寧是極其尷尬的,全教會一方面擔心案子過關後將侵害教育專業,可一方面又不免要擔心,如果全力反對,提案委員要是自此站在教師組織的對立面,反而得不償失。
其實,針對全教會的限制與不足,縣市教師會反而可以適時扮演支援甚至防患未然的角色。
相較於沒有實際選票的全教會,擁有數千甚至上萬會員數的縣市教師會,無疑是區域立委所不能忽視的團體,以此觀之,特定立委之所以甘冒不諱為校長屆齡延任解套,箇中原因,要不是縣市教師會疏於經營區域立委,就是立委誤以為校長所能掌握的選票高於教師團體,因而不在乎教師的反對執意為校長護航。必須指出,無論是那一種情況,都值得組織工作者檢討。
綜上,縣市教師會如何協助全教會經營國會,答案不言可喻。
其一,平時與立委維持良好互動:作為一個會員數可觀的專業組織,原本就是中央或地方民意代表競相爭取的團體,可以說,要談及國會經營,縣市教師會先天上已具有極大優勢,組織幹部應充分掌握這樣的強項,讓民意代表無論在選票上或專業議題上,都必須重視教師組織的存在,傾聽教師組織的意見。
其二,戰時與全教會相互支援:誠如前述,全教會在進行法案攻防時,對各種情勢之演進無可避免必須多方考量,此時,縣市教師會除了在人力動員必須做全教會的後盾外,許多時候甚至必須適度與全教會進行任務分工,透過中央、地方的角色扮演,分進合擊維護教育專業。
無庸置疑,全教會必須負起國會遊說的主要任務,但縣市教師會顯然不宜就此枉自菲薄,前揭屆齡校長延任案已經充分說明,一個有能力進行國會經營的縣市教師會,就是全教會國會遊說工作的一大基礎,期待所有組織幹部均能充實立法程序與國會遊說知能,共同為維護教育專業與教師權益努力。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