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發佈人:資訊部主任/張昌文 公告日期:98/1/7 點閱人數:1980
主題
教育關懷年-教師會呼籲從關懷弱勢學生做起 媒體彙整
內容
教育關懷年-教師會呼籲:從關懷弱勢學生做起 媒體彙整
台北市北市特教生爆增 班級數卻零成長
台北市連續五年在特教評鑑拿下了特優的好成績,不過台北市教師會卻接獲一些特教老師的申訴,說這一年來特教生的人數大幅增加,師資數量卻沒辦法跟著成長,第一線的特教老師也說,有些資源班的孩子,在普通班上課好像在作客,但這些孩子先天不足,後天需要師長和社會各界付出更多的關懷。
大部分的低年級孩子,早已經熟練了ㄅㄆㄇ注音符號了,不過有幾位身心障礙的孩子還是需要再加強,才不致於落後同齡的孩子太多,目前國小校園裡,有八成的身障生,平時是跟普通班的孩子一同上課,利用晨間或是空堂,再到資源班進行補救教學,台北市教師會最近發現,從95年到97年,台北市特教生人數從4100多人暴增到6781人,相對的資源班或特教班數量卻幾乎沒有成長。
以康寧國小來說,目前全校有一班資源班,人數大約40個,原本只有二個老師,不過這些年來,情緒障礙的孩子多了很多,老師們確實備感壓力。
資源班會依據每個身心障礙學生的特性,安排不同的課程,不過老師也坦言,這些先天不足的孩子和一般同學一起上課時,對班級老師來說,是更大的挑戰。
雖然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普通班如果有特教生,班級人數可以減1到5人,不過學校表示,班級人數其實趨近飽和,根本不太可能因此減少學生人數,所以降低資源班的師生比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更多專業的人士進駐校園,來協助孩子和老師。
主任說,其實目前國小的特殊教育,大都可以承接得住這些孩子,不過他們更擔心的是這些孩子進到國中,開始面臨升學壓力,能不能有充分的機會繼續學習,這才是他們最放心不下的。記者陳姝君謝其文台北報導。

教育關懷年 北市教師會:先降低特教師生比
台北市將今年定為教育關懷年,台北市教師會和市議員黃珊珊今天一同召開記者會,希望教育局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學生,首先應降低身心障礙特教生的師生比,維護特教生的受教品質,對此,教育局承諾會檢討資源班的上課方式與師生比,並規劃第二階段的身障教育白皮書,讓弱勢學生受到更好照顧。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謝曼莉表示,從94學年度到目前為止,台北市安置在一般小學的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已經增加1200多人,但是國小特教班的班級數卻是零成長,而且特教班申請支援教師的條件近年來也越來越嚴格,以資源班一班兩師為例,94學年度學生數達25人就可以申請支援教師,但是到了97學年度,學生數反而要達到30人才可以申請,這種高師生比的情況,已經影響特教生的受教品質。
教育局表示,特教學生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家長願意讓孩子接受學校輔導,而且目前的鑑定制度也比較完善,所以即使在一般小學特教老師的比例有增加,但師生比仍然偏高。
另外,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表示,會爭取增加特教資源和老師專業度,檢討資源班上課的方式與師生比,並規劃第二階段的身障教育白皮書讓弱勢學生得到更好照顧。
台北市將今年訂為教育關懷年,要以季季有特色、月月有重點的模式照護弱勢學童,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謝曼莉也希望教育局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學生,多傾聽孩子、家長與老師的聲音。

關懷弱勢 北市議員要教局降低特教師生比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6日電)台北市議員黃珊珊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北市特殊教育身心障礙師生比逐年增加,她認為應降低特教師生比,並放寬學校申請支援教師條件為國小每班學生數25名,提升特教品質。
親民黨籍市議員黃珊珊今天與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謝曼莉共同舉行記者會。黃珊珊表示,以弱勢學生重要指標的「身心障礙特教生」師生比為例,安置在一般小學的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台北市由94年度的4242人,到97年度5474人,3年增加1232人;但同時間國小特殊教育班級數卻是零成長,仍維持344班。
對於特教班師生比逐年增加,黃珊珊認為,這與教育局長吳清山在新年度揭櫫「關懷教育年」的施政主軸相違,應降低特教師生比,並放寬學校申請支援教師條件為國小每班學生數25名,提升特教品質。
但北市教育局回應,現今特殊教育趨勢主要採取回歸主流融合教育作法,希望讓特殊教育的孩子與普通班孩子也能學習相處互動。對於近年北市特教學生人數增加,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分析,可能原因與家長對特教態度與觀念較以前開放與清楚、特教鑑定工具更完善,以及北市特教支持系統建置相對完善等因素有關。
林騰蛟表示,北市一直積極落實學校特殊教育工作推動並提供相關支援,以提供整合特教服務。包括國小編班人數已由過去每班35人降低到29人;從去年起國小特教生鑑定安置也銜接配合新生入學編班期程,確實落實學生數的調整,以維護教學品質。

教師會籲降低特教班師生比
【記者周依禪台北報導】北市教育局前天才召開記者會,宣示今年主軸是全面照護弱勢學童。北市教師會、市議員黃珊珊及家長團體昨天緊接著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局,「教育關懷年」不能只是口號,要求降低特教班師生比,提升特教品質。
北市在一般國小就讀的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從94年度4242人,增加至97年度5474人,3年內增加3成,但特教班(資源班)班級數卻是零成長,申請支援教師的條件也從25人增為30人。
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謝曼莉表示,身心障礙特教生是弱勢學生的重要指標,過去幾年,最弱勢的特教師生比卻逐年增加,加上支援教師條件愈來愈嚴苛,無法提供有品質且專業的對待,和教育局關懷弱勢的政策背道而馳。
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常務理事郭馨美指出,部分特教學生必須到資源班上課,但因教師不夠,可能國文有3堂在班級上,2堂在資源班上,上課進度的落差,讓學童無所適從,考試內容又和一般生相同,常常吊車尾,造成學生有嚴重的學習挫折。
郭馨美認為,讓特教生融入普通班教學的立意良好,但若要抽離課程,應該安排同一科全部抽離,課程才能銜接,尤其特教老師能依學生需求調整課程、安排考試,普通班的老師可能無法顧及,對特教生才有正面幫助。
近幾年北市特教生人數增加,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表示,可能原因包括家長對特教態度與觀念比以前開放,特教鑑定工具更完善,以及特教支持系統建置相對完善等。
林騰蛟強調,教育局會就降低特教師生比進行檢討,同時加強提升一般教師特教知能,目前國小編班人數已由過去每班35降至29人,若班級中有特教學生可再酌降1到5名,從去年起國小特教生鑑定安置也銜接配合新生入學編班期程。
謝曼莉認為,支援教師、輔導教師無法取代直接服務的特教老師,最理想的師生比是10,期待教育局將師生比逐年降低,以94學年度來說,師生比達12.5,讓人很振奮,但97學年度已達15以上。
特教科科長楊麗珍表示,北市是全台唯一進行身心障礙學生普及篩檢的縣市,只要疑似身心障礙皆可入資源班,因此人數快速增加,教師員額安排跟不上學生增加速度。
楊麗珍說,學習效果不只跟師生比有關,因為每個特教生都有個別需求,有些學生只需輔助或定期了解即可在普通班學習,有些則在某部分有學習障礙,需要抽離班級另外加強,也可能是老師不夠專業,沒有落實評估或與家長缺乏溝通。


回網站首頁   回此公告首頁